[賽富全自動皮子機-專業生產,干面條生產流程]
發布日期: [2020/7/7]  共閱 [777] 次

面條生產流程

其工藝流程:

一、和面


1. 目的和作用:使小麥粉中的蛋白質吸水膨脹,互相粘連,逐步形成面筋網絡;面粉中的淀粉也吸水濕潤,從不可塑的面粉變成可塑性的“熟粉”,為復合壓延準備條件。


2.和面效果好壞直接影響后道工序操作和產品質量。


3.和面要求:四定(定量,定水,定時,定溫)


4.定量:進機面粉流量穩定,斷頭不超過面粉的10—15%。


5.定水:使面粉中的面筋質充分吸水膨脹。掛面生產中,加水量約為面粉重量的24—30%,粉質儀測定吸水率的44%左右。


6.定溫:一般應使料坯溫度保持在30℃左右。


7. 定時:合理時間為15—20min,隨季節變化而不同。


二、熟化


1. 熟化:面團在熟化機內蛋白質充分吸水膨脹,進一步形成面筋質的過程就叫做熟化。經熟化后的顆粒狀面團叫“熟粉”。熟化時間一般為15—20min以上。


2. 熟化的作用:


3. 有利于面筋的進一步形成。


4. 有利于面團的勻質化。


5. 有利于均勻喂料


6. 熟化方式:為保證連續化生產和防止面團結塊, 一般采用低速攪拌的熟化方法。


三、軋片


1. 和面、熟化后的熟粉通過軋片機軋成薄片的過程為軋片。通過軋片使初步形成的面筋網絡進一步變成細密的網絡,在面片中均勻分布。


2. 軋片過程是料坯經兩對軋輥軋成兩條面帶,然后通過一對軋輥復合成一條面帶,再逐道壓延到所需要的厚度。


3. 軋片的技術參數


4. 軋薄率、軋輥的轉速和線速度以及軋輥的直徑和長度等。


5.軋薄率:面片在某一道軋輥軋前和軋后厚度之差與軋前厚度的百分比,為該道軋輥的軋薄率。一般復合輥的軋薄率為50%,以后各道隨著面帶厚度的減薄,軋薄率逐道減小。




四、切條


1. 切條是將軋好的面片通過面刀縱切成一定寬度和長度,以備掛桿挑起,為干燥創造條件。


2. 切條的要求是切成的面條表面光滑,厚薄均勻,寬度一致,無毛邊,無并條,落條、斷條少。


3.切條機構由面刀、切斷刀等部件組


五、烘干



1. 掛面干燥包含傳熱和傳質兩個過程,二者同時發生且相互關聯,相互制約。


1.1水分的傳遞


 水分傳動的傳質過程。水分外擴散速度等于內擴散速度時為理想的擴散狀態;水分外擴散速度大于內擴散速度,面條表面干燥結膜,為脫水擴散狀態;水分外擴散速度小于內擴散速度,內層水分要沖破結膜而出,為爆炸擴散狀態



1.2熱量的傳遞


 保持水分外擴散與內擴散的速度基本平衡,使濕面條在一定的溫濕度條件下緩慢蒸發水分,防止表層過早結膜,是掛面的“保濕烘干”的理論依據。



六、切斷、計量和包裝


相關關鍵詞
0511-86698026
在線QQ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