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冷凍饅頭建議不要超過7天?]
發布日期: [2022/3/15]  共閱 [4070] 次

近日,一則“冷凍饅頭建議不要超過7天”的消息上了熱搜。給出的原因是冷凍時間長的饅頭容易被冰箱里的肉、魚等污染,有食品安全隱患。

  這則消息在食品人眼里其實是非常無厘頭的。冰箱存放食品,首先需要注意的就是“生熟分開”,就算魚、肉等和饅頭無法做到分層存放,至少也要將它們用各自獨立的包裝包裹好,防止交叉污染。如果食品之間沒做好隔離包裝,饅頭冷凍1天還是冷凍8天,都會被污染,和時間沒關系。

  冷凍是目前已知的,最安全、最便捷的長時間保存食品的方法。隨便打開某寶的冷凍饅頭頁面,就可以發現冷凍饅頭的保質期可以長達1年。這個饅頭不要冷凍超過7天的說法,著實有些莫名其妙。

  如今人們的生活節奏逐漸加快,饅頭的制作比米飯要麻煩許多。為了圖方便,小編家里一次就要蒸上兩大鍋饅頭,放在冷凍慢慢吃。但這么做需要一個前提,就是要做好饅頭的密封工作。新出鍋的饅頭,放涼后用食品袋包裝好,再放進冷凍室。

  這樣做有兩個目的,一是防止饅頭在冷凍室被其它食品污染,后期在化凍過程中滋生細菌。二是食品袋可以減少饅頭水分散失,有利于保持饅頭的口感。

  說到水分散失,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,用微波爐熱的饅頭,永遠沒有用蒸鍋熱的饅頭好吃。其實這是有科學依據的。微波加熱原理和蒸汽不同,蒸汽加熱,熱量是由外向內傳導,加上有水蒸氣作為熱源,所以蒸汽熱出的饅頭,饅頭中心的含水量高達約42%。

  而微波爐加熱的原理,是微波讓饅頭中的水分子震動產熱,饅頭受熱后,水分會向外散失。所以饅頭在加熱的中后期,內部的溫度要比表面高,內部的水分會比饅頭表面低很多。這也是為什么饅頭用微波爐熱的時間太長,饅頭中心會形成一個硬心的原因。就算微波加熱不過火,水分也會在加熱過程中快速散失,這時饅頭中心含水量也只有大約27%,含水量比蒸汽熱出來的低很多,難怪吃起來又干又硬。

  由于微波爐加熱效率很高,饅頭中心達到100℃后,只要再繼續加熱10來秒,饅頭就會形成硬心。這意味著如果掌握不好火候,用微波爐熱饅頭,大概率只有兩個結果,一個是饅頭熱透了,但是中間有硬心。另一個是饅頭沒加熱徹底,如果存放時發生污染,吃這種沒熱透的饅頭會有食品安全隱患。

  所以,饅頭凍多久不重要,重要的是一定要做好饅頭的密封保存工作。其實用微波爐熱饅頭,有一個方法可以改善口感。熱饅頭時,可以用一個比較大的碗裝饅頭,碗里放一塊濕紗布或撒少許水,再在碗口封一塊保鮮膜或蓋一個大一些的盤子。這樣饅頭中心的含水量可以高達36%,雖然還是沒有蒸汽熱出來的好吃,但勝在簡單快速。

  當然,頓頓吃新蒸的饅頭當然最好吃也最安全。記得小時候用剛出鍋的饅頭夾上蝦皮或者白糖,都能吃得津津有味。用微波爐熱饅頭,也是沒辦法中的辦法。但這就是生活嘛,在不斷妥協中,想方設法地找到最優解。


相關關鍵詞
0511-86698026
在線QQ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