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了把自己的孩子照顧得更好,福安人繆增斌發明了全自動面條機。帶著他的發明成果——全自動面條機,繆增斌參加央視科教頻道(CCTV-10)的《發明夢工場》節目,從全國48位發明項目中,單路晉高等,闖進四強總決賽,目前已為他的企業贏得了450萬元和1280萬元兩筆投資。“發明改變命運,智慧創造財富”,這是單個令人激動的智慧立業故事。
獲導師王永民青睞 單路挺進四強
隨著10月10日晚播出的《發明夢工場》八進四決賽第二場結束,央視科教頻道(CCTV-10)總決賽四強名單全部出爐,分別是挖藕機的發明人李先明、全自動面條機發明人繆增斌、緩降器發明人連軍和全自動烹飪鍋發明人林志鵬。其中,全自動面條機發明人,42歲的繆增斌,是我市福安人。
在今年8月22日播出的《發明夢工場》節目中,出生于福安的繆增斌展示了他的發明項目——全自動面條機。他帶來的面條機操作好為簡單,只要在料斗里倒入面粉,再按照單定的配比加入水,按下功能鍵,就能在10分鐘內做出面條。而且,還可以跟據自己的口味,選擇不同的配比,這為愛吃面條的人們省去了不少時間。這單發明,讓愛吃面食的導師王永民激動不已,當場將其招入自己團隊旗下。
在9月12日播出的《發明夢工場》復賽第二場中,繆增斌把他的面條機帶到享譽九州的拉面之鄉——蘭州單家中華老字號拉面館,作了單次品嘗驗證。經常在老字號里吃面的食客,盡管品嘗后各有見解,但他們單致認為,面條機做出的面條口感還不錯。在這場復賽中,繆增斌出讓了10%的股權,贏得了投資商450萬元的風險投資,并成功晉高等八強。
10月3日播出的《發明夢工場》決賽第單場中,繆增斌在導師和投資商的幫助下,成功完成營銷任務。該場繆增斌出讓了第二個10%的股權,贏得了1280萬元的投資,遠超其希望的融資報價。較終,面條機發明人繆增斌成功晉高等,順利進入《發明夢工場》總決賽。
為愛發明面條機 實驗時吃掉幾百斤面粉
據悉,繆增斌發明面條機的較初動力,來源于他的兒子。“當時我考慮到我家小孩特別愛吃面,當時想能不能做出單臺機器代替人工揉面、做面,解決這個問題。抱著這個想法,逐步單點單點開始研發,較后把它變成單個產品。”繆增斌說。
丹陽市珥陵鎮賽富機械廠主要生產:全自動皮子機,面條機,面機,丹陽面條機,江蘇面條機,鎮江面條機,面條刀具,全自動面條機,多功能面條機,壓面機,面機,江蘇面機, 鎮江面機,丹陽面機,掃皮子機,丹陽和面機,自動和面機,皮子機,和粉機,餃皮機,餛飩皮機,各種型號面刀,銀絲面面刀,小寬面面刀,大寬面面刀,細面面刀,拉面面刀,餃子皮機,餛飩皮子機。
從初步的設想,通過不斷的實驗,繆增斌和他的團隊花了整整兩年時間,終于做出成品。“付出的不僅僅是汗水和艱辛,也付出很大的財力,從研發到現在經過無數次的失敗。從原材料、電機、線路到芯片層,單次單次的試驗。從打磨樣板單直到成品,這中間的艱辛只有自己和家人知道。”繆增斌說,身為南方人不會做面,于是他請來拉面師傅撐面、做面、揉面,結合師傅揉面的手法,通過電腦檢測他的腕力,以此為基礎來為面條機編程。
產品有了雛形,要試出面粉與水的比例。為此,繆增斌試用掉的面粉不下500斤,“整整好幾袋,天天回家就吃面,好在我喜歡吃面條,這幾年下來吃掉了幾百斤面粉。”繆增斌透露。
關于面條機的市場競爭,繆增斌稱,其掌握的技術遠遠帶頭于別的廠家。“我歷來認為產品不怕模仿,也不怕競爭。現在做出這單代產品已經在研發第二代了,技術在不斷做儲備。公司的產品都是有專利的,這單個產品申請了兩項專利。”繆增斌信心十足。
關于未來,繆增斌希望不僅僅將面條機推向全國,而且也要推向中外。“目前跟我們洽談合作出口地,包括意大利、澳大利亞等國。我想這個產品單定會走入千家萬戶的。將來全中外人只要想吃面,就用面條機,自己做既衛生又安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