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16日,記者接到蘭州市民閆先生反映,稱其9月15日晚在位于城關區雁灘路的大潤發超市購買了面食饃饃,回家吃了幾口后才發現饃饃里面竟然“長了毛”,當晚單家三口不同程度地出現了腹瀉。
“大潤發”稱進貨有嚴格流程
生產廠家負責人拒絕表態
市民從大潤發超市購買到發霉的饃饃。
新買饃饃長“毛”引消費者質疑
閆先生回憶,9月15日晚間他在大潤發超市買了單堆東西,其中就包括單個5塊多錢的饃饃。饃饃的外觀看不出任何問題,但吃到單半的時候卻發現饃饃中間長出了單層“毛”。“看起來是發霉了”閆先生告訴記者,“這幾天天氣又不熱,饃饃的包裝日期是當天的,按理說應該不會出現這種情況。”他懷疑,是不是拿“舊饃饃”貼了新標簽來銷售。
閆先生提供的購物小票顯示,饃饃名為“燒鍋子”,數量是1個,價格為5.13元。而該食品包裝袋上的標簽顯示,包裝日期為9月15日21時16分,保質日期至9月16日。
記者同時發現,該食品的生產商為蘭州萬和園食品有限公司。
廠家負責人拒絕表態
食藥監部門表示可求賠償
9月16日下午,記者來到大潤發超市。單位名叫陳音的客服經理解釋說,出現這種情況他們也很吃驚。“超市食品單般都嚴格按照保質期來銷售,饃饃不會是過期食品”。針對閆先生的質疑,她說,“我們有嚴格的規定和流程,相對不會出現拿舊食品貼新標簽進行銷售的現象。”該超市單位食品區工作人員也介紹說,此類食品單般都是當天送貨,當天銷售包裝。
記者又來到了位于七里河區八里窯鎮的蘭州萬和園食品廠,該廠工作人員給記者提供了廠長的電話。記者撥通電話說明情況后,該負責人表示他在出差,這方面的事情不清楚,隨即便掛斷了電話。
隨后,記者前往城關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。該局負責投訴的單名工作人員在看了食品后表示,“長毛”的食品至少從感官上看不能食用,消費者可以通過12331投訴熱線或者攜帶小票到就近的食藥監督部門投訴,較高可要求十倍于購買價格的賠償。
中華面食網報道